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常见输血后肝炎是哪种病

2025.08.19 16:15

常见输血后肝炎主要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虽然现代输血技术和筛查方法已经大大降低了输血后感染的风险,但丙型肝炎依然是输血相关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输血过程中,如果接受者接触到被感染的血液,便有可能感染该病毒,导致肝炎的发生。

丙型肝炎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急性丙型肝炎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很多感染者在初期并未察觉,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症状。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的风险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输血的血液来源、筛查技术的有效性以及接受者的免疫状态等。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今的血液筛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大部分感染者,降低了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

在接受输血时,需特别注意选择经过严格筛查的血液制品。了解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确保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操作。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过输血史的人群,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若出现肝炎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接触,也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对于已经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发展,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输血后肝炎的相关知识,采取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