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输血后肝炎如何预防

2025.08.27 08:31

输血后肝炎的预防关键在于严格筛查献血者、采用先进检测技术、规范输血操作流程、合理使用血液制品、加强输血后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筛查献血者:献血前需详细询问病史及高危行为,排除有肝炎病史、近期接触肝炎患者或存在其他感染风险的人群。对献血者进行体格检查,重点关注黄疸、肝区压痛等体征。必要时增加问卷调查内容,确保献血者健康状况符合标准。

2.采用先进检测技术:使用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筛查血液中的肝炎病毒标志物,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等。定期更新检测设备,确保技术符合最新医学标准。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避免假阴性结果导致风险。

3.规范输血操作流程:输血前核对受血者与血液制品的匹配信息,确保血型、交叉配血等环节无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因器械污染导致病毒传播。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受血者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并处理。

4.合理使用血液制品:优先选择成分输血,减少全血使用以降低感染风险。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对必须输血的情况,可考虑使用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液制品,进一步保障安全性。

5.加强输血后监测:输血后定期随访受血者肝功能指标,早期发现肝炎迹象。对高风险受血者增加检测频率,如术后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建立完整的输血记录系统,便于追踪溯源。

输血过程中需注意操作环境清洁,避免血液暴露于污染源。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肝炎防控要点。受血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医疗机构需定期审核输血流程,确保制度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