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什么特点

2025.01.15 14:1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特点包括常见于老年人、症状发展缓慢、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可能伴随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1.常见于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尤其是那些有脑萎缩或外伤史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逐渐萎缩,脑膜与脑组织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血肿更容易形成。老年人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血肿的发生和发展更加频繁。

2.症状发展缓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通常发展缓慢,可能在数周到数月内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血肿的增大,可能出现头痛、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种渐进性的发展使得患者和家属常常忽视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3.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在影像学检查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通常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的低密度区,常见于脑的表面。CT或MRI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血肿的范围和位置,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可能伴随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神经功能障碍。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有关,可能导致脑功能的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特别是在症状明显或血肿体积较大的情况下。手术可以通过开颅清除血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一些症状轻微的患者,可能会选择观察和定期随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由于其症状发展缓慢,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识别病变,手术治疗则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这一疾病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警惕,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