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特点是什么

2025.01.15 14:1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特点包括常见于老年人、症状逐渐加重、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常伴有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或保守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常见于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尤其是那些有脑萎缩或外伤史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逐渐萎缩,脑膜与颅骨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血肿更容易形成。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血管脆弱,增加出血风险。

2.症状逐渐加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通常是逐渐出现的,患者可能最初感到轻微的不适或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这种渐进性的特点使得患者常常忽视病情,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症状可能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情绪变化等。

3.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在影像学检查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通常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的低密度区,CT或MRI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出血肿的范围和位置。血肿的形态可能呈弥漫性或局限性,且常常伴随脑萎缩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的表现对于确诊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常伴有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头痛、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神经功能障碍。这些症状可能与血肿的大小、位置以及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有关。头痛的性质可能是持续性或间歇性的,且常常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

5.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或保守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且血肿较大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引流以减轻颅内压。而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和保守治疗,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变化。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了解其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关注症状变化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