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乙型肝炎要怎样治疗

2025.09.23 10:48

妊娠期乙型肝炎的治疗需结合母婴安全与病毒控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治疗核心是控制病毒复制、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同时确保孕妇肝功能稳定。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妊娠中晚期通常24-28周后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替诺福韦等妊娠B级抗病毒药物,以显著减少胎儿宫内感染概率。若孕妇肝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必要时辅以保肝治疗。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完成后续接种程序可阻断95%以上的母婴传播。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产科与感染科联合随访,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抗病毒药物需权衡潜在风险与获益,部分患者分娩后可根据病毒水平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日常需避免劳累、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与HBV-DNA载量。若出现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重症肝炎。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部分抗病毒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喂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