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纵隔是什么病

2025.04.07 08:43

子宫纵隔是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属于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一种类型。正常情况下,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内部为一个单一的腔体,而子宫纵隔则是在子宫腔内存在一条或部分纵行的隔膜,将子宫腔分为两个部分。这种隔膜可能是完全的,从子宫底部一直延伸到宫颈,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仅部分分隔子宫腔。子宫纵隔的形成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苗勒管的融合不完全或吸收障碍有关。

子宫纵隔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生育检查时偶然发现。子宫纵隔可能对生育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由于隔膜的存在,子宫腔的空间可能被压缩,导致胚胎着床困难,增加流产、早产或胎位异常的风险。子宫纵隔还可能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导致痛经或月经量异常。诊断子宫纵隔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或宫腔镜检查,以明确隔膜的位置、长度和厚度。

对于子宫纵隔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生育需求进行个体化处理。无症状且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有生育需求或反复流产的患者,手术切除纵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宫腔镜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切除纵隔,恢复子宫腔的正常形态,提高妊娠成功率。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患者在术后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避孕和生育规划,以确保子宫充分恢复后再尝试怀孕。

子宫纵隔虽然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但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生育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