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可能是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疾病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痔疮是引起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便血通常在排便后出现,颜色鲜红,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多为点滴而下,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因为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静脉曲张和因排便努挣,使得腹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肛裂:肛裂患者便血时会伴有疼痛,尤其是在排便过程中疼痛剧烈,便后稍有缓解,随后又会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再次疼痛。便血颜色鲜红,量不多,多是由于粪便撑开肛门皮肤裂口,损伤肛管皮肤下的血管所致。肛裂的形成往往与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机械性创伤有关,也可能是肛门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导致肛管后正中线皮肤承受压力最大,容易受损。
3.肠息肉:肠息肉也可导致便血。便血多为间歇性,颜色鲜红或暗红色,有时息肉表面破溃可出现黏液血便。因为息肉的黏膜比较脆弱,在肠道蠕动、粪便摩擦等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破损出血。肠息肉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等有关。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便血常伴有黏液脓血便,还会有腹痛、腹泻等症状,病情轻重不等,反复发作。便血是由于结肠黏膜发生溃疡、糜烂,黏膜下血管暴露,在炎症刺激下血管破裂出血。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5.直肠癌:直肠癌患者的便血早期多为少量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随着病情发展,出血量可能增多,还可能出现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不尽感等、大便形状改变变细等症状。因为癌肿组织质地脆,容易破溃出血,同时肿瘤不断生长,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便血可能是多种严重疾病的表现,如果发现便血,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就医时要准确告知医生便血的颜色、出血量、是否伴有疼痛等症状,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同时,要避免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便血病因有哪些
便血病因 便血的病因主要包括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
2018-12-24 12:42:19 920次点击
便血的症状有哪些
便血症状 便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有鲜血便,大多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
2018-12-24 12:42:26 884次点击
便血要跟哪些疾病做鉴别
便血鉴别 便血鉴别主要是与原发病进行鉴别,可以根据便血的特点和伴随的症状,实验...
2018-12-24 12:42:32 832次点击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的出现是有许多原因造成的,可以是痔的出血造成了便血,也可以是直肠息肉便血造成...
2020-01-31 15:16:58 253次点击
甲状腺肿是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甲状腺肿可见于甲状腺的许多疾病。甲状腺肿在临床上分为三度,甲状腺一度肿大,看不见...
2020-05-14 21:48:52 117次点击
引起便血的小肠疾病有哪些
引起便血的小肠疾病有很多,比如肠结核肠商行、钩虫病、克罗恩病以及小肠肿瘤或者小常...
造成便血的疾病有哪几种
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以判断不同的疾病类型。造成便血的疾病主要...
哪些疾病会导致大便出血
出现便血的疾病有很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炎、消化性溃疡、痔疮、肛裂、直...
哪些疾病会诱发便血
痔疮、肛裂、直肠癌、结肠肿瘤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都会引起便血的疾病。另外,...
长期便血会导致哪些疾病
首先,长期便血患者也可能出现贫血、头晕等表现。由于体内长时间处于失血状态,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