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病需要换瓣膜

2025.03.07 20:05

心脏瓣膜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需要换瓣膜,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或反流。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严重时会导致心力衰竭,需通过手术更换受损瓣膜以恢复心脏功能。治疗方法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置换,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2.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主要影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长期炎症导致瓣膜增厚、钙化,影响心脏泵血功能。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水肿等。严重病例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以改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

3.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是指出生时心脏瓣膜结构异常,如二叶式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狭窄等。这些畸形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异常,增加心脏负担。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病例需在儿童或成年期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4.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内膜和瓣膜的感染性疾病,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感染导致瓣膜组织破坏,形成赘生物,影响瓣膜功能。患者表现为发热、乏力、心脏杂音等。严重病例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以清除感染灶和恢复瓣膜功能,术后需长期抗生素治疗。

5.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钙化、纤维化等。常见于老年人群,主要影响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胸痛、晕厥等。严重病例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以改善心脏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更换受损瓣膜,恢复心脏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方式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置换,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后需密切监测和长期药物治疗,以预防并发症和确保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