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老年性瓣膜病要换瓣膜是为什么

2025.03.07 20:05

老年性瓣膜病需要换瓣膜的原因包括瓣膜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脏负荷增加、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液循环、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症状、瓣膜钙化或纤维化导致结构改变以及预防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瓣膜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老年性瓣膜病常伴随瓣膜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导致瓣膜无法正常开闭。心脏为了维持血液循环,不得不加大收缩力度,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下降。换瓣膜可以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2.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液循环:瓣膜狭窄会阻碍血液流动,关闭不全则导致血液反流,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效率。血液无法顺畅流动会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换瓣膜可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症状:老年性瓣膜病的进展通常较为缓慢,但在晚期阶段,药物治疗通常难以控制症状。药物只能暂时缓解不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瓣膜结构问题。换瓣膜是唯一能够彻底改善病情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4.瓣膜钙化或纤维化导致结构改变: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组织容易发生钙化或纤维化,导致瓣膜变硬、变形,失去弹性。这种结构性改变会严重影响瓣膜的开闭功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换瓣膜可以替换病变组织,恢复瓣膜的柔韧性和功能性。

5.预防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老年性瓣膜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威胁生命,还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换瓣膜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老年性瓣膜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除了换瓣膜手术外,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同样重要。术前需要全面检查心脏功能,评估手术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恢复情况,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