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肉劳损该怎样治疗

2025.08.01 08:56

肌肉劳损可通过休息避免加重损伤、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药物镇痛消炎、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避免加重损伤:肌肉劳损后需立即停止活动,减少对受损部位的进一步刺激。休息能防止微小撕裂扩大,为修复创造良好条件。卧床时可将患肢垫高,减轻局部充血。轻度劳损通常休息2-3天即可缓解,严重者需延长至1-2周。

2.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后期转为热敷,扩张血管加速代谢废物清除。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避免烫伤。交替使用两种方法效果更佳。

3.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轻柔按压劳损区域,配合推拿手法松解粘连组织。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注意避开红肿部位,避免加重炎症。

4.药物镇痛消炎: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敷,缓解疼痛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肌肉松弛剂。中药膏药如活血化瘀类亦有辅助作用。需遵医嘱控制用药周期。

5.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静态拉伸,动作缓慢持续,每组保持15-30秒。重点拉伸劳损肌群及其拮抗肌,每日2-3次,逐步增加幅度至正常活动范围。

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防止血管扩张加重肿胀。睡眠保持患处高于心脏平面。若72小时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麻木、关节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损伤。康复后应调整运动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