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劳损该怎么治疗

2025.08.01 08:56

肌劳损可通过休息与制动、物理疗法、药物缓解、中医调理、功能锻炼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制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局部制动,避免加重损伤。采用支具或绷带固定患处,减少肌肉牵拉。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肿胀。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期制动导致肌肉萎缩。

2.物理疗法: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慢性劳损的僵硬感。冷敷适用于急性期消肿镇痛,每次不超过20分钟。超声波或电疗可刺激深层组织修复,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适度按摩放松痉挛肌肉,注意避开炎症区域。

3.药物缓解:非甾体抗炎药口服或外敷可减轻疼痛与炎症。严重疼痛可局部注射镇痛药物,但需严格控制频次。中药贴剂如活血化瘀类膏药可辅助治疗。避免长期依赖药物,防止胃肠道或肝肾负担。

4.中医调理: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瘀滞。拔罐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适用于寒湿型劳损。推拿手法调整肌肉张力,需根据体质选择力度。内服中药如舒筋活络汤剂需辨证施治。

5.功能锻炼:恢复期进行低强度拉伸防止粘连,如静态伸展保持15秒。渐进式抗阻训练增强肌肉耐力,采用小负荷多组次模式。平衡训练改善协调性,降低复发风险。动作需规范,避免代偿性损伤。

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饮食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急性疼痛持续48小时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变。日常注意姿势调整,减少重复性动作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