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肌肉劳损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7

肌肉劳损可通过休息避免继续损伤、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减轻炎症疼痛、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避免继续损伤:肌肉劳损后首要措施是停止活动让受损组织修复。持续运动会加重纤维撕裂导致恢复延迟,静养期间可减少代谢废物堆积,避免炎症扩散。肢体需保持放松姿势,严重时需使用支具固定。

2.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急性期48小时内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慢性期热敷扩张血管加速代谢,温度不超过50℃避免烫伤。两种方式均通过调节局部血流改善症状。

3.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按压劳损部位可消散淤血,手法需沿肌纤维走向进行。掌揉或拇指点压能松解粘连,力度以不引发疼痛为限。每日2次每次10分钟,过度按摩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4.药物减轻炎症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敷,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消肿。中药膏药通过透皮吸收活血化瘀,过敏体质需谨慎。严重疼痛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频繁使用。

5.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在疼痛缓解后进行静态拉伸,动作缓慢维持15秒。重点延展劳损肌群,如小腿劳损可做弓步压腿。拉伸增加肌纤维延展性,防止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

劳损期间需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帮助修复。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工作姿势需定时调整。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应就医排查其他病变,切勿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