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叫做脂肪性肝炎

2025.08.20 16:10

脂肪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的异常积聚,伴随有肝脏炎症。此病通常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种类型。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由于过量饮酒引起的,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则与饮酒无关,常见于肥胖患者或代谢异常者。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肝脏内的脂肪积聚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此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临床表现上,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可以发现肝脏的脂肪沉积情况,而肝活检则是确诊的金标准。治疗方面,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包括减重、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必要时可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至关重要。应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选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适度的锻炼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代谢。定期体检也是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有肥胖、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同时,避免过量饮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压力,也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脂肪性肝炎的预防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