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妇科带下病是什么病

2025.04.16 11:03

妇科带下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颜色、质地、气味等发生改变,常伴有外阴瘙痒、腰酸腹痛等症状。带下病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妇科疾病的总称,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中医认为,带下病多与脾虚、肾虚、湿热下注等因素有关,治疗上需辨证施治,调理脏腑功能,祛除病邪。

带下病的病因复杂,涉及内外多种因素。外因多与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有关,内因则与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水湿内停,下注于带脉,则易导致带下增多。肾主生殖,肾虚则带脉失固,带下清稀量多。肝主疏泄,肝郁化火,湿热下注,则带下黄稠、气味腥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带下病。中医治疗带下病注重整体调理,常用健脾利湿、补肾固带、清热利湿等方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洗、针灸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预防和调理带下病需注意多方面因素。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外阴。其次,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子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带下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带下症状的女性,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中医治疗带下病强调辨证施治,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或过度治疗。通过综合调理,带下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恢复女性的健康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