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带下病是什么病

2025.04.02 17:19

带下病是中医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颜色、质地、气味等发生改变,常伴有外阴瘙痒、腰酸腹痛等症状。带下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妇科疾病的表现,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均可能引发带下病。中医认为,带下病多与脾虚、肾虚、湿热下注等因素有关,治疗需辨证施治,调理脏腑功能,祛除病因。

带下病的病因复杂,涉及内外多种因素。外因主要包括外感湿热、湿毒等邪气侵袭,内因则与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水湿内停,下注于带脉,则易引发带下病。肾主生殖,肾虚则带脉失固,导致带下量多。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带下病。中医治疗带下病注重整体调理,常用健脾利湿、补肾固带、清热解毒等法,结合具体症状选用相应方药,如完带汤、易黄汤等。

预防和调护带下病需注意多方面细节。首先,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勤换内裤,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其次,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健脾利湿之品,如山药、薏米、扁豆等。再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防止带下病反复发作。若带下病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