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带下病是什么

2024.10.09 08:09

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带下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带下是润泽于阴户和阴道的无色透明、黏而不稠、无特殊气味的液体,其量适中,在月经前后、经间期及妊娠期稍有增加。而病理性带下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湿邪下注而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等。带下病的主要表现除了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异常外,还可能伴有阴部瘙痒、灼热、疼痛、坠胀等不适,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日常生活和生育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带下病的发生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而为带下;肾主封藏,肾阳虚则封藏失职,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而下;阴虚则生内热,虚火与湿邪相结,亦可导致带下异常。肝经湿热下注,或热毒蕴结等也可引发带下病。对于带下病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利湿、温肾固涩、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方法进行调理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部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带下病是一种复杂的妇科病症,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