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外伤性胆管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怎样的

2025.09.30 16:08

外伤性胆管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修复、恢复胆道通畅性并预防并发症。损伤程度和部位不同,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保留肝功能,避免胆漏、胆道狭窄等后遗症。

治疗需根据损伤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轻度裂伤或部分断裂可尝试内镜下支架置入或胆管修补术,术后需密切监测胆汁引流情况。完全断裂或合并血管损伤需手术重建,如胆管端端吻合、胆肠吻合术Roux-en-Y,必要时联合肝叶切除。合并肝脏或邻近器官损伤时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出血或感染。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既利于减压又便于造影评估修复效果。对于延迟发现的胆管狭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可缓解梗阻,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

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充分评估损伤范围,避免遗漏复合伤。术中需精细操作,吻合口需无张力且血供良好,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长期随访至关重要,警惕吻合口狭窄、胆管炎或肝硬化等远期并发症。营养支持与胆汁引流管理直接影响预后,必要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多学科协作如介入科、消化内科可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