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外伤性胆管损伤的病因

2024.12.31 08:17

外伤性胆管损伤的病因主要有腹部闭合性损伤、医源性损伤、腹部开放性损伤、化学性损伤、胆管自身病变基础上的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因钝性外力作用于上腹部,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外力使肝脏和胆管的位置突然改变,胆管受到牵拉、扭转或被挤压于脊柱等坚硬组织上而发生损伤。在诊断明确后,应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如胆管部分撕裂可行胆管修补术,胆管断裂则可能需要行胆管重建术。

2.医源性损伤: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在胆囊切除、胃十二指肠手术等腹部手术过程中,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炎症粘连、手术视野暴露不佳或手术操作不当等,容易误伤到胆管。例如胆囊切除术中,若胆囊管与胆总管的解剖关系辨认不清,可能会错误结扎或切断胆总管。一旦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需根据损伤的类型、程度和发现的时间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即时修复或后期重建等。

3.腹部开放性损伤:多由刀刺伤、枪伤等穿透性外伤引起。这类损伤直接作用于胆管部位,可造成胆管的切割伤、撕裂伤等。对于开放性胆管损伤,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要尽快修复胆管,恢复胆汁的正常引流。

4.化学性损伤:主要是胆汁中的某些成分异常或胆管内注入化学物质等情况。例如,胆汁中的胆盐浓度过高,长期刺激胆管黏膜,可导致胆管黏膜损伤。另外,在一些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如胆管造影时造影剂的化学刺激等也可能损伤胆管。针对化学性胆管损伤,需要去除病因,改善胆汁成分,保护胆管黏膜。

5.胆管自身病变基础上的损伤: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胆管本身的病变可使胆管壁变得脆弱。在一些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翻身等,就可能导致胆管损伤。对于这种情况,在治疗胆管损伤的同时,要积极处理胆管原有的病变。

在处理外伤性胆管损伤时,要准确判断损伤的原因、类型和程度。手术操作应精细准确,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胆汁引流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胆瘘、胆管狭窄等。同时,对于医源性胆管损伤,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和对局部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以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