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外伤性胆管损伤的概述

2025.01.15 17:40

外伤性胆管损伤是指由于外部创伤导致的胆管结构的破坏或功能障碍。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腹部外伤,尤其是交通事故、刀伤或枪伤等情况下。胆管是负责将胆汁从肝脏输送到小肠的重要通道,其损伤可能导致胆汁外漏、感染、胆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外伤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发热和腹部膨隆等。根据损伤的程度和位置,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轻度损伤可能仅表现为局部不适,而严重损伤则可能导致胆汁外漏,引发腹膜炎或胆道感染。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或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以评估胆管的完整性和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则因损伤的性质而异,轻度损伤可能通过保守治疗和定期观察来管理,而严重损伤则通常需要手术修复,可能包括胆管的缝合、引流或重建等。

在处理外伤性胆管损伤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及时的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次,在进行手术时,外科医生需仔细评估损伤的范围,以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法。术后护理同样不可忽视,定期监测胆道功能和感染迹象是必要的。患者在术后应遵循医嘱,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康复。外伤性胆管损伤的预防也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在高风险活动中,佩戴安全装备和遵守交通规则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外伤的风险。外伤性胆管损伤是一种复杂的临床问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