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休克补液原则

2024.11.07 15:04

低血压休克补液原则为及时、快速、足量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在低血压休克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晶体液是补液的基础,常用的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等。能够快速补充细胞外液,扩充血容量。由于晶体液在血管内的半衰期较短,会有相当一部分液体转移至组织间隙,所以需要补充足够的量。胶体液包括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在血管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能够更持久地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保持血管内的有效血容量。在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

同时,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尿量等。血压是反映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随着补液的进行,血压应逐渐回升。心率如果过快,可能提示血容量仍然不足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尿量也是一个关键的监测指标,尿量增加通常意味着肾脏灌注得到改善,也间接反映了有效循环血量在逐渐恢复。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例如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补液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发肺水肿等并发症。低血压休克补液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精细调整的过程,目的是在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