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之后应该如何护理

2025.07.23 08:37

骨折后护理需固定患处避免移位、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补充营养加速愈合、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患处避免移位:骨折后需立即固定患处,防止骨骼错位加重损伤。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时,需确保松紧适中,避免压迫血管或神经。固定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以免影响愈合。若固定物松动或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

2.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未受伤部位可做轻柔运动,如握拳、抬腿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活动时避免牵拉患处,防止二次损伤。

3.补充营养加速愈合: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饮食应多摄入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同时补充新鲜蔬果以提供维生素。避免高盐、高糖饮食,以免影响骨骼修复。

4.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需特别注意伤口护理。每日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沾水或污染。若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

5.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骨折愈合过程中需定期拍片检查,确认骨骼对位和生长情况。医生会根据恢复进度调整固定方式或康复计划,不可自行拆除固定物或提前负重。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处变化,如疼痛加剧、肤色发紫或感觉异常,可能提示血液循环或神经受压问题,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过度按摩,以免干扰愈合。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