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椎骨折治疗后应该如何护理

2025.07.23 08:37

胸椎骨折治疗后应保持正确体位避免二次损伤、定期复查监测愈合情况、合理使用支具固定、适度进行康复训练、注意营养补充促进骨骼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正确体位避免二次损伤:胸椎骨折后需严格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扭转或弯曲脊柱。早期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防止骨折移位。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体位,通常在医生指导下2-3周后可尝试半卧位。

2.定期复查监测愈合情况:治疗后需按医嘱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CT,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度。初期每2-4周复查一次,后期可延长间隔。若出现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复查结果将指导后续康复计划调整。

3.合理使用支具固定: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支具,如胸腰骶矫形器或硬质护具。支具需贴合身体并保持脊柱稳定,佩戴时间依医嘱而定,通常为6-12周。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肌肉萎缩,每日可短暂取下进行皮肤护理。

4.适度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后可开始轻柔的肌肉收缩练习,如踝泵运动或腹式呼吸。后期逐步增加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避免剧烈动作。康复过程需由专业医师或康复师指导。

5.注意营养补充促进骨骼修复:饮食需富含钙质和蛋白质,如牛奶、鱼类及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增强钙吸收。避免高盐或高脂食物影响代谢。必要时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药物辅助骨骼生长。

胸椎骨折恢复期间需避免负重或突然扭转身体,防止跌倒等意外。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康复进程。出现异常症状如麻木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