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应该如何护理

2025.07.23 08:37

骨折后护理需固定伤肢避免移位、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饮食均衡加速愈合、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做好疼痛管理减少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伤肢避免移位:骨折初期需通过石膏或夹板固定,确保骨骼处于正确位置。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骨骼错位。若固定装置松动或不适,需及时调整。固定时间根据骨折程度而定,通常需4至8周。

2.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固定期间可进行非负重部位的轻柔活动,如手指或脚趾屈伸。血液循环改善能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阶段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遵循指导避免二次损伤。

3.保持饮食均衡加速愈合:摄入富含钙、磷、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营养支持对骨骼修复至关重要,同时避免过量摄入盐分或咖啡因影响钙吸收。

4.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按医嘱进行X光检查,确认骨骼对齐和愈合进度。若发现愈合延迟或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频率通常为每2至4周一次。

5.做好疼痛管理减少不适:初期可使用药物缓解疼痛,但需避免长期依赖。冷敷可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持续加重需就医排查并发症。

护理过程中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延缓愈合。情绪调节同样重要,过度焦虑可能影响恢复。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