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胸腔镜手术怎么做

2025.03.05 16:30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小切口在胸腔内进行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疾病。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胸腔镜和特殊的手术器械,通过监视器观察胸腔内部情况,完成病变组织的切除、修复或其他治疗操作。相比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手术开始前,患者通常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无痛感。麻醉生效后,医生在患者胸壁上做几个小切口,切口数量根据手术需求而定,一般为1-3个。其中一个切口用于插入胸腔镜,胸腔镜是一种带有摄像头的细长器械,能够将胸腔内部的图像传输到监视器上,供医生观察。其他切口用于插入手术器械,如剪刀、钳子、电刀等,用于切除病变组织、止血或修复损伤。手术过程中,医生根据监视器上的图像进行操作,确保精准性和安全性。手术完成后,医生会缝合切口,并在必要时放置引流管,以排出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

胸腔镜手术虽然创伤较小,但仍需注意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早期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可通过医生建议的止痛药物缓解。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涉及胸部的运动,以免影响切口愈合。术后定期复查,监测胸腔内情况,确保恢复顺利。如果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切口红肿或渗液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风险和预期效果,做好心理准备。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恢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