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恶心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3

反流性食管炎恶心主要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分泌过多、食管清除作用降低、胃排空延迟、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或一过性松弛频繁,会使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可能是由于某些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吸烟、饮酒等因素引起。避免食用上述食物,戒烟限酒,必要时调整药物。

2.胃酸分泌过多:胃内胃酸分泌过多,反流至食管时会刺激食管黏膜,引发恶心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舒缓精神压力有助于改善。

3.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蠕动功能减弱,不能及时将反流物清除回胃内,反流物长时间刺激食管就会产生恶心。年龄增长、某些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可能影响食管蠕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食管蠕动能力。

4.胃排空延迟:胃内食物不能及时排空,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可能与胃部手术、糖尿病等有关。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

5.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食管黏膜抵御反流物损害的能力下降,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更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导致恶心等不适。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食管黏膜屏障。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避免饭后立即平卧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