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怎么才会看心电图

2025.03.05 16:30

看心电图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电图知识、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以及了解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表现。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可以逐步提高心电图解读能力,从而准确判断心脏功能状态。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要正确解读心电图,首先需要了解心电图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U波则可能与心室复极的后期有关。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具有特定的形态、时间和电压范围,熟悉这些正常范围是识别异常的基础。还需要了解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标准12导联心电图包括肢体导联和胸导联,不同导联反映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

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注意心率的计算、节律的判断以及波形形态的分析。心率可以通过计算R-R间期来确定,正常成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节律的判断主要观察P波和QRS波群的关系,正常窦性心律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每个P波后跟随一个QRS波群。波形形态的分析则需要关注各波的形态、时限和电压,例如P波增宽可能提示心房肥大,QRS波群增宽可能提示心室肥大或束支传导阻滞,ST段抬高或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孤立地看待某一导联的心电图,应综合多个导联的信息进行判断。同时,心电图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例如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结合病史可能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解读需要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初学者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正常和异常心电图来提高解读能力。心电图解读应遵循规范流程,避免主观臆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