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期为什么会出现血块

2025.04.27 16:25

月经期出现血块的原因主要有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过快、子宫收缩力不足、经血量过多、凝血功能异常、子宫位置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过快: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若部分组织未充分分解便快速排出,容易形成血块。这种情况常见于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女性,尤其是青春期或围绝经期人群。脱落的内膜组织与血液混合后,可能呈现暗红色或紫黑色块状物。

2.子宫收缩力不足:子宫通过收缩帮助经血排出,若收缩力较弱,血液易在宫腔内滞留并凝结。多产、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患者可能因肌层功能受损导致收缩异常,从而增加血块形成概率。

3.经血量过多:当月经出血量超过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处理能力时,未完全溶解的血液会凝结成块。这种情况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激素失调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关,需警惕病理性出血。

4.凝血功能异常:先天性或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疾病会导致血液凝固过快,经血中混合大量纤维蛋白而形成块状物。此类情况常伴随其他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

5.子宫位置异常: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可能阻碍经血顺畅流出,导致局部淤积和凝结。解剖结构异常还可能合并宫颈狭窄,进一步加重血块形成,需通过妇科检查明确诊断。

血块的出现并非全是病理表现,但若伴随痛经加剧、贫血或周期紊乱,应及时排查潜在疾病。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受凉及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必要时需接受专业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