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为什么月经会有血块

2025.04.02 17:20

月经期间出现血块是正常生理现象,主要与子宫内膜脱落、凝血机制、经血排出速度、子宫收缩以及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脱落: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结果。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增厚,为可能的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如果没有受精,子宫内膜会脱落并随经血排出。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有时会形成血块,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2.凝血机制:人体具有自然的凝血机制,以防止过度出血。在月经期间,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发挥作用,使部分经血凝结成块。这种凝血现象有助于控制月经出血量,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3.经血排出速度:经血从子宫腔通过宫颈排出体外的速度会影响血块的形成。当经血排出速度较慢时,血液有更多时间在子宫内凝结,从而形成血块。这种情况在月经量较多或子宫位置异常时更为常见。

4.子宫收缩:月经期间,子宫会收缩以帮助排出经血。强烈的子宫收缩可能导致部分血液在排出前凝结,形成血块。这种收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助于子宫恢复和经血排出。

5.激素水平变化: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会发生变化。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过程,进而影响经血的成分和排出方式。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导致经血中血块的形成。

月经期间出现血块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血块过大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月经周期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