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硬脑膜外血肿

2025.08.18 14:54

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脑部损伤,通常发生在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血液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积聚。此种情况常见于头部创伤,尤其是颞部或顶部受到直接冲击时。血肿的形成是由于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漏到硬脑膜外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的血液可能会对脑组织施加压力,进而影响脑功能。

在临床表现上,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可能在受伤后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显现。初期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血肿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模糊、偏瘫、瞳孔不等大等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以帮助确认血肿的存在及其大小。治疗通常需要根据血肿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轻微的血肿可能仅需观察,而较大的血肿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以减轻颅内压力,清除积血。

在处理硬脑膜外血肿时,需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就医至关重要,任何头部外伤后出现明显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其次,监测症状变化,尤其是在受伤后的头几天内,任何新的神经症状都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术后恢复阶段也需关注,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定期复查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预防措施同样重要,佩戴安全头盔、注意交通安全等都能有效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降低硬脑膜外血肿带来的风险,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