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脑膜外血肿的检查

2025.08.11 14:18

硬脑膜外血肿的检查包括头颅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磁共振成像对慢性血肿的诊断更具优势、脑血管造影可鉴别血管性病变、颅骨X线片可辅助发现骨折线、神经系统查体有助于评估意识状态和定位体征。具体分析如下:

1.头颅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硬脑膜外血肿在CT上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可明确血肿位置、范围和占位效应。急性期血肿密度较高,随时间推移可能逐渐降低。CT检查快速、准确,适合急诊情况,能同时观察是否合并颅骨骨折或脑挫裂伤。

2.磁共振成像对慢性血肿的诊断更具优势:磁共振对亚急性或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显示优于CT,尤其在血肿信号随血红蛋白降解而变化时。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或混杂信号,可清晰显示血肿与周围脑组织的界限。

3.脑血管造影可鉴别血管性病变:当怀疑硬脑膜外血肿由动脉破裂或血管畸形引起时,脑血管造影能明确出血来源。造影可显示血管移位、外溢或异常血管团,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影像学无法确诊时采用。

4.颅骨X线片可辅助发现骨折线:虽然敏感性较低,但颅骨X线片能显示骨折线走向,尤其对线性骨折的定位有帮助。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沟时,需高度警惕硬脑膜外血肿的可能。

5.神经系统查体有助于评估意识状态和定位体征:观察意识变化、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肢体肌力及病理征等,可初步判断血肿对脑功能的压迫程度。典型表现为意识清醒期后再度恶化,即中间清醒期。

硬脑膜外血肿的检查需结合临床情况选择合适手段,避免延误治疗。急性期优先考虑CT,慢性期可选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病情突然恶化。对于疑似病例,应动态复查影像学,及时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