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硬脑膜外血肿

2025.01.07 17:53

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后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血液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积聚,形成血肿。这种情况多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在交通事故、跌倒或运动损伤等情况下。硬脑膜外血肿的形成往往与颅骨骨折有关,尤其是颞骨骨折,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硬脑膜外层。

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通常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血肿的形成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影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由于其发展较快,常常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是诊断硬脑膜外血肿的主要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血肿的大小和位置。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具体方案取决于血肿的大小、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整体健康状况。

在处理硬脑膜外血肿时,需特别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等。及时就医是关键,任何头部外伤后出现明显不适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专业评估。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需定期监测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和营养,以促进康复。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医疗急症,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