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包括哪几种

2025.03.07 20:05

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具体分析如下: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异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等生理状态,也可见于贫血、甲亢等病理情况。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老年人,或由药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多与呼吸周期有关,属于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房,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房性早搏常见于健康人,也可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引起。房性心动过速多由心房内异位起搏点或折返机制引起,可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增加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风险,需要及时治疗。

3.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包括房室交界性早搏、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等。房室交界性早搏多由房室交界区异位起搏点引起,常见于健康人,也可由心脏疾病、药物等引起。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多由房室结折返机制引起,可导致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4.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室性早搏常见于健康人,也可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是致命性心律失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5.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冲动在传导过程中发生延迟或中断,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窦房传导阻滞多由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可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严重心动过缓,需要植入起搏器。束支传导阻滞多由心脏疾病引起,可影响心脏收缩功能。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等。预防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