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包括哪些

2025.03.07 20:04

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室率显著增快,通常超过每分钟100次。这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引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时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其发生机制多与心室肌电活动异常有关,如折返机制或自律性增高。及时识别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对预防猝死至关重要,常用治疗方法包括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2.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心脏电活动极度紊乱的表现,心室肌快速而不协调地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这种心律失常是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在数分钟内导致死亡。心室颤动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药物中毒等情况。其发生机制与心室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有关,如多发性折返或触发活动。紧急处理包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长期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3.长QT综合征:长Q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或获得性心脏电活动异常,表现为心电图QT间期延长。这种心律失常可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进而引发晕厥或猝死。长QT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基因突变、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其发生机制与心室肌复极延迟有关,导致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治疗措施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防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4.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电活动异常,表现为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猝死风险增加。这种心律失常多见于年轻男性,常在夜间或休息时发生。Brugada综合征的病因与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导致心室肌电活动异常。其发生机制与心室肌复极异常和折返性心律失常有关。治疗措施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早期识别和干预对预防猝死至关重要。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律失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这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晕厥或猝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包括窦房结退行性变、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等。其发生机制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传导障碍有关。治疗措施包括使用心脏起搏器、调整药物和改善基础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防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心律失常的猝死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律失常的类型、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状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降低猝死风险的关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预防猝死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公众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和急救技能也是减少猝死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