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子宫肌瘤的分类

2024.10.09 08:09

子宫肌瘤主要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是最常见的类型,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这类肌瘤可使子宫增大、变形,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如果肌瘤较大,还可能压迫到周围器官,如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排便困难等。

浆膜下肌瘤是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的肌瘤。部分肌瘤可仅由一蒂与子宫相连,成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月经异常,但如果肌瘤较大或发生蒂扭转时,会出现急性腹痛等症状。

黏膜下肌瘤是向子宫腔内生长的肌瘤,突出于子宫腔,表面仅为子宫内膜覆盖。这种肌瘤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长期经量过多可导致贫血。黏膜下肌瘤还可能影响受孕或导致早期流产。

子宫肌瘤的分类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生会根据肌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症状以及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应重视定期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