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腹部内出血怎样处理

2024.12.31 07:24

腹部内出血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合适体位、不要自行用药、尽快明确病因。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腹部内出血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由多种严重疾病引起,如外伤导致的脏器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医院有专业的设备和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如超声、CT等迅速诊断出血原因和部位,并及时进行止血、输血等治疗措施,延误就医可能危及生命。

2.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出血情况。身体的晃动、震动会使腹内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出血速度加快或者出血范围扩大。例如,在肝脏破裂出血时,跑步、跳跃等剧烈动作会让肝脏的裂口进一步撕裂,使出血量增多,加重病情。

3.保持合适体位:一般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这种体位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脏、大脑等血液供应。如果是怀疑有腹部脏器损伤出血,平卧位还能减少腹内器官的移位,避免加重损伤和出血。例如,在脾脏破裂出血时,合适的体位可防止脾脏因体位改变而受到更多挤压,从而减少出血量。

4.不要自行用药: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症状、延误诊断,甚至可能加重病情。例如,服用止痛药物后,疼痛虽然可能暂时减轻,但医生难以根据疼痛症状准确判断病情,而且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进一步加重出血风险。

5.尽快明确病因:明确病因是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关键。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腹部内出血治疗方法差异很大,如外伤需要手术修复、血液疾病可能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等,只有明确病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

腹部内出血是紧急且严重的状况,在等待救援或就医途中,周围人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等紧急情况,若周围人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可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腹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