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术后腹腔内出血怎么办

2025.02.15 09:03

术后腹腔内出血应立即评估出血量、监测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明确出血原因并及时止血、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评估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处理措施。少量出血可能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控制,而大量出血则可能迅速危及生命。可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初步判断出血量,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血压、心率、面色等变化综合评估。

2.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往往是腹腔内出血导致休克的早期表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必要时输注血液制品。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防止休克进一步加重。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监测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4.明确出血原因并及时止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确定出血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介入栓塞治疗等。

5.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如果出血量大且持续,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止血。手术可以直接找到出血点并进行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在处理术后腹腔内出血时,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团队协作良好。同时,要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告知病情的严重性和处理措施。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