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胆囊切除综合征

2025.03.03 08:22

胆囊切除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胆汁反流、胆管结石等,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不良: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有效储存和浓缩,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常出现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变得不规律,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进而引发消化不良。

2.腹痛:胆囊切除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能与胆管痉挛、胆管炎或胆管结石有关。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有时会放射至肩背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腹泻:胆囊切除后,胆汁直接进入肠道,刺激肠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患者常出现腹泻症状。腹泻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

4.胆汁反流:胆囊切除后,胆汁的储存和调节功能丧失,容易发生胆汁反流,引起胃部不适、烧心、反酸等症状。胆汁反流还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或胃溃疡。

5.胆管结石:胆囊切除后,胆管内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容易形成胆管结石。胆管结石可引起胆管梗阻、胆管炎,严重时甚至导致黄疸、胰腺炎等并发症。

胆囊切除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方式、患者个体差异、术后护理等。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