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胆囊切除综合征

2025.03.05 16:30

胆囊切除综合征是指患者在胆囊切除手术后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胆囊作为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当胆囊被切除后,尽管身体会逐渐适应这一变化,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胆囊切除综合征。

胆囊切除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胆囊切除后,胆汁直接流入肠道,缺乏了胆囊的储存和调节功能,可能导致胆汁分泌与食物消化不同步,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其次,手术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或术后出现胆管狭窄、胆管结石等并发症,这些都可能引发不适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饮食习惯、术后恢复情况等也会影响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胆囊切除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脂肪泻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或发热。

对于胆囊切除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术后饮食调整尤为重要。建议患者术后遵循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少量多餐,减轻消化系统负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并发症。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物,如胆汁酸结合剂、消化酶制剂等,以缓解症状。术后定期随访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通过科学的术后管理和生活调整,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