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休息与活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排便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心理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因病情突发且严重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与患者家属交流,让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康复环境,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休息与活动护理:发病初期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一般来说,发病后的1-3天内,患者的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如翻身、洗漱等。随着病情的稳定,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例如,先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屈伸四肢等,再逐渐过渡到床边坐立、床边站立、室内慢走等。活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控制食物的总热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血糖水平,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
4.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痛症状是否缓解或加重,有无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尤其是尿量,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心功能和肾脏灌注情况。病情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排便护理:由于患者卧床休息、活动减少以及疾病本身的影响,容易发生便秘。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以促进肠道蠕动。若患者排便困难,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如开塞露等,但避免用力排便。因为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在护理心肌梗死病人时,要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同时,要确保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护理人员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如患者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相关推荐
心肌梗死如何用药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主要是血栓形成堵塞了冠脉管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时间就是心肌,时间...
2019-10-01 09:51:20 348次点击
心肌梗死中医如何康复治疗
心肌梗死的是心肌持续缺血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出现了心肌梗死,需要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
2020-01-06 15:41:44 138次点击
心肌梗死会恶心呕吐吗
有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胸痛、胸闷、头晕的同时,可能还会发生严重的恶心、呕...
2019-11-23 11:25:15 218次点击
心肌梗死如何预防
心肌梗死预防: 第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强调不要吸烟,包括二手烟。 第...
2020-07-17 11:06:48 543次点击
心肌梗死会导致拉肚子吗
心肌梗死最主要的表现是严重而持续胸痛,当然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
2020-06-16 19:54:14 320次点击
心肌梗死如何护理
心肌梗死的患者要环境保持安静,谢绝探视,要绝对卧床休息,等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增...
心肌梗死如何用药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如何用药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有许多种。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意味着血管出...
心肌梗死如何有效防治
对于正常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预防自己出现冠心病。而对于冠心病患者,那就要注...
老年人心肌梗死怎么护理
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免疫功能较差,各项器官都属于退化状态。因此,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如何评估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要根据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一、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表现的临床症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