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2025.08.21 17:54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应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重点在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由于狂犬病的致死率极高,因此护理工作必须细致周到,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因病情恶化而导致的自伤或他伤。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提供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感受,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抽搐、痉挛等症状,必要时可采取适当的药物干预,以减轻痛苦。对于饮食方面,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的吞咽困难,应提供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确保营养摄入。

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感染控制,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患者的家属也应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其理解病情,减轻心理负担。对于家属的情绪支持同样重要,护理人员可以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帮助其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护理狂犬病患者时,需特别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和恐惧。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患者的意愿,尽量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与温暖。由于狂犬病的特殊性,患者可能会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支持。狂犬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全方位的关注与细致的安排,旨在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