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是

2025.08.21 17:54

狂犬病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对症支持治疗、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以及心理支持等。由于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因此护理工作应当全面且细致。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狂犬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调节室内光线、温度以及噪音水平来减轻患者的不适。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管理,确保营养摄入,同时避免因误吸引发的并发症。对于出现痉挛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自伤或意外伤害,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但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心理负担。

在护理过程中还需重视心理支持,患者及其家属通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提供情感支持和必要的信息交流能够帮助缓解焦虑。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帮助其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照护。对于家属的支持与教育也不可忽视,帮助其了解病情及护理要点,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在实施护理措施时,需注意感染控制,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医院的感染控制规范,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自身与患者的安全。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因此在处理任何伤口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对于病人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避免因情绪问题影响护理效果。狂犬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全面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