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的护理措施

2025.08.21 17:54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对于狂犬病的护理措施,首先需要确保及时就医,接受适当的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治疗。狂犬病一旦发作,病情进展迅速,几乎无治愈可能,因此在暴露后尽早进行预防性治疗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使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去除伤口处的病毒。清洗后,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和暴露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狂犬疫苗通常需要在暴露后尽快进行,通常在0、3、7、14和28天进行多次接种。对于高风险暴露者,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免疫球蛋白注射,以增强免疫反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与医疗机构的密切联系,定期复查,确保疫苗接种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狂犬病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在护理狂犬病患者时,需特别注意心理支持与环境管理。患者在得知感染狂犬病后,可能会感到极度恐慌和焦虑,因此提供温暖的关怀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情绪。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对于患者的饮食护理,确保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患者的生活环境,避免病菌滋生。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记录任何异常变化,并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干预。狂犬病的护理措施不仅包括医学上的干预,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环境,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