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截瘫患者应该怎么活

2025.09.25 16:46

截瘫患者可以通过科学康复、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实现高质量生活。尽管下肢功能受限,但现代医学和辅助技术为生活自理、职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关键在于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系统的管理方案。

截瘫后的生活重建需要多维度介入。医学康复是基础,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保留上肢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心理干预同样重要,专业心理咨询能帮助接受身体变化,减少抑郁焦虑风险。社会环境也需配合,家庭需进行无障碍改造,如安装扶手、轮椅坡道;社区应提供出行协助,保障公共设施的可及性。职业康复训练可发掘文书、编程等适合的工作,经济独立能增强自我价值感。定期参与病友交流会,分享护理经验与情感支持,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注意事项方面,需严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需每2小时翻身并使用气垫床。泌尿系统管理不可忽视,间歇导尿和定期检查能降低感染风险。饮食需控制钙摄入,预防肾结石;同时保持蛋白质补充,避免肌肉流失。情绪波动是常见挑战,家属需留意异常行为,及时寻求心理医生介入。外出活动前检查轮椅状况,避免爆胎或刹车失灵导致意外。医疗随访要规律,尤其关注脊柱稳定性和神经功能变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主动适应,截瘫患者完全能主导自己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