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幼儿为什么易出现骨折现象

2025.07.23 08:36

幼儿易出现骨折现象主要与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肌肉和韧带保护不足、活动量大且协调性差、跌倒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骨骼矿物质含量较低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幼儿骨骼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骨皮质较薄且韧性高,但硬度不足。骨骼中软骨成分较多,骨化不完全,导致抗外力能力较弱。轻微碰撞或扭曲可能造成青枝骨折,即骨骼弯曲或部分断裂而非完全折断。

2.肌肉和韧带保护不足:幼儿肌肉力量较弱,无法在运动中有效缓冲外力冲击。韧带弹性虽好但稳定性差,关节周围支撑不足,跌倒时骨骼直接承受压力。例如跑跳时足部着地,腿部肌肉无法及时收缩分散压力,易导致胫骨或腓骨骨折。

3.活动量大且协调性差:幼儿日常活动频繁,奔跑、攀爬等动作多,但平衡能力和动作控制尚未完善。肢体动作不协调可能增加摔倒风险,如从高处跳下时重心不稳,易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或锁骨骨折。

4.跌倒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尚未掌握跌倒时的防护动作,如用手撑地或翻滚缓冲。突发摔倒时常以伸直的手臂或头部着地,导致尺桡骨骨折或颅骨线性骨折。反射神经发育不成熟也延迟了防护反应。

5.骨骼矿物质含量较低:幼儿骨骼中钙、磷等矿物质沉积较少,骨密度低于成人。虽然骨骼柔韧性好,但脆性相对较高,受到纵向压力时易发生压缩性骨折,如脊椎骨轻微变形或长骨裂纹。

日常生活中需关注幼儿活动环境的安全性,避免高处攀爬或剧烈碰撞。饮食中保证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矿化。选择适合年龄的运动方式,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确保骨骼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