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有什么现象

2025.07.23 08:37

骨折后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变形、活动功能受限、异常骨擦音或骨擦感、皮下淤血或瘀斑。具体分析如下:

1.剧烈疼痛:骨折瞬间通常伴随尖锐刺痛,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由于骨膜及周围神经末梢受损,疼痛感持续且定位明确,按压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压痛。部分严重骨折可能导致疼痛性休克,需立即固定处理。

2.局部肿胀变形:骨折端出血及软组织损伤引发炎性反应,数小时内患处明显肿胀。完全性骨折可能导致肢体成角、缩短或旋转畸形,例如前臂骨折可见餐叉样变形。开放性骨折时皮肤破损,骨折端外露。

3.活动功能受限:骨折后骨骼失去支撑作用,伴随肌肉保护性痉挛,患肢无法完成日常动作。下肢骨折无法负重行走,脊柱骨折可能影响翻身坐起。关节内骨折会导致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减小。

4.异常骨擦音或骨擦感:移动骨折断端时,两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细微碎裂声,触诊时可感知粗糙摩擦感。此现象为骨折特有体征,但不可故意诱发以免加重损伤。

5.皮下淤血或瘀斑:骨折后骨髓腔及周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至皮下组织,初期呈现青紫色斑块,逐渐向远端扩散。例如骨盆骨折可见会阴部淤血,肋骨骨折则出现胸壁瘀斑。

骨折后需避免随意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固定或手术方案。康复期遵循医嘱逐步锻炼,补充富含钙质食物促进愈合。警惕发热、持续肿胀等感染征兆,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