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湿性坏疽常发生在哪些器官

2025.04.11 09:14

湿性坏疽常发生在四肢、肺部、肠道、子宫和阑尾等器官,具体分析如下:

1.四肢:湿性坏疽在四肢较为常见,尤其是下肢。由于血液循环不良或外伤感染,导致组织坏死并伴有大量渗出液。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循环障碍更易发生。症状包括肿胀、疼痛、皮肤变色和恶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2.肺部:肺部湿性坏疽多由严重肺炎或吸入性损伤引起。坏死组织与渗出物混合,形成脓性分泌物。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实变和空洞。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处理以防止呼吸衰竭。

3.肠道:肠道湿性坏疽常见于肠梗阻、肠扭转或血管栓塞等情况。坏死肠段渗出大量液体,导致腹膜炎和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呕吐和休克。腹部CT可见肠壁增厚和腹腔积液。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是主要治疗手段。

4.子宫:产后感染或流产并发症可引发子宫湿性坏疽。坏死组织与脓性分泌物混合,导致恶露异常和全身感染症状。患者表现为高热、下腹痛和阴道分泌物恶臭。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和宫腔积液。需及时清宫和抗感染治疗。

5.阑尾:急性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阑尾湿性坏疽。坏死阑尾渗出大量脓液,导致腹膜炎和全身感染。患者出现右下腹剧痛、发热和白细胞升高。腹部CT可见阑尾肿胀和周围渗出。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阑尾。

湿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组织坏死性疾病,其发生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感染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可有效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及时处理创伤。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