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可以判断运动性疲劳

2024.08.21 15:50

通过观察身体表现、运动能力下降、精神状态以及恢复时间等方面可以判断运动性疲劳。

首先,身体表现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当出现肌肉酸痛、沉重,关节活动不灵活,动作协调性变差,甚至有抽筋等现象时,往往提示存在运动性疲劳。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肌肉中乳酸堆积等引起。其次,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如跑步速度减慢、力量减弱、耐力降低等,完成同样的运动量或强度变得困难,这也是疲劳的信号。再者,精神状态的改变也能反映。如感到极度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烦躁或低落、反应迟钝等,都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表现。此外,恢复时间的延长也是判断标准之一。通常运动后适当休息能较快恢复体力,但如果恢复时间比平时明显延长,感觉长时间都无法恢复到良好状态,那很可能是运动性疲劳所致。还可以通过一些生理指标来辅助判断,如心率、血压、血乳酸、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同时,自我感觉也是关键因素,自身对疲劳的主观感受和体会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是否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综合多方面的表现和指标,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出现了运动性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