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应该如何看

2025.03.06 10:21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正确解读心电图需要掌握基本波形、间期和节律的分析方法,并结合临床背景进行综合判断。心电图的解读不仅有助于诊断心律失常,还能发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心电图纸上通常显示12个导联,每个导联从不同角度记录心脏电活动。标准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T波表示心室复极。PR间期测量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QT间期反映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正常窦性心律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每个P波后跟随一个QRS波群,心率在60-100次/分钟。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可通过波形异常识别。心肌缺血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心肌梗死则可能显示病理性Q波。

解读心电图时需注意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和用药史等因素。心电图记录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避免肌肉震颤干扰。电极位置必须准确,否则可能导致波形失真。急性胸痛患者需立即记录心电图,动态观察变化。某些药物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可能影响心电图表现。心电图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免过度诊断或漏诊。持续监测如Holter心电图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解读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才能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