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3.24 17:51

心跳过慢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异常、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窦房结功能异常:窦房结是心脏的天然起搏点,负责发出电信号控制心跳。窦房结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电信号发放过慢或不规则,从而引起心跳过缓。常见原因包括窦房结退行性变、心肌炎、心肌缺血等。窦房结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心动过缓,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

2.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会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功能,导致心跳减慢。这种情况常见于运动员、年轻人以及某些神经反射性晕厥患者。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通常是良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治疗。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跳过慢。常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降低心率。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通常是可逆的,调整剂量或停药后心率可恢复正常。

4.电解质紊乱:电解质如钾、钙、镁等在维持心脏电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导致心跳过慢。高钾血症是最常见的引起心动过缓的电解质紊乱,可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其他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也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是治疗的关键。

5.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及其分支,负责电信号的传导。传导系统疾病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可能导致心跳过慢。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退行性变等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可能导致晕厥或猝死,需要及时治疗,必要时植入起搏器。

心跳过慢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病因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长期随访或植入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