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宫产术后护理诊断有哪些

2025.04.28 17:44

剖宫产术后护理诊断有疼痛、感染风险、出血风险、尿潴留、深静脉血栓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剖宫产术后疼痛主要源于手术切口及子宫收缩,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影响术后活动及哺乳。护理需评估疼痛性质与强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指导体位调整与放松技巧,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疼痛,同时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术后早期活动可减轻粘连但需平衡疼痛控制。

2.感染风险:手术创面及子宫内环境易受细菌侵袭,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或恶露异常。护理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监测体温及切口状况,指导会阴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以提升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

3.出血风险:子宫收缩乏力或血管损伤可能导致产后出血,表现为阴道流血增多、血压下降。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宫底高度及恶露量,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备急救药品与设备。及时发现出血征兆并干预,避免失血性休克。

4.尿潴留:麻醉及术后疼痛抑制排尿反射,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护理需评估排尿情况,鼓励术后尽早自主排尿,必要时导尿。指导放松腹部肌肉,避免因惧怕疼痛而憋尿,监测尿量及膀胱充盈度,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

5.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卧床及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护理需指导早期床上活动及下肢按摩,鼓励尽早下床行走,穿戴弹力袜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监测下肢肿胀、疼痛及皮温变化,必要时药物抗凝。

剖宫产术后护理需结合个体差异,动态评估恢复情况,通过多维度干预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护理过程中需注重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提升产妇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术后康复质量。